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公告:SCLUB雲端專屬主機己開放租用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個人的人生體悟.

許多人都有願望,我也有。已經忘記從何時開始,我有兩個願望,一是想知道宇宙中包含累世因果在內的所有知識;二是想提升全台民眾至少5~10趴的素質水平,使其都能擁有自主判斷及思考的智慧。因為「教育及民眾素養」是國家的根本,如果這個願望能達成,那麼未來台灣詐騙就不可能像現在那麼猖獗,而任何不肖政黨跟政客也就不可能再藉由「操弄情緒與仇恨等非理性因素」來取得權力,並遂行其私慾(操弄民眾情緒是崇尚獨裁者最愛使用的伎倆,因為人民因為情緒化而不理性就會容易控制,而且行動力也會較理性的人更強),人民將會變得更加理性,自然社會的團結跟向心力也會更強。

.

人生僅有短短數十年,在廣漠宇宙及時間洪流中不值一哂,然世人多愚昧,即便是在如此短暫的歲月中,對於短短20~30年間所發生的事多半也容易忘懷,所以人只要懂得「借鏡」,藉由認真生活與仔細觀察週遭人們身上所發生的大小事務,從中記取失敗的教訓並吸取成功的經驗,那麼他的智識就能輕易超越原本一生中所能體悟到的範疇。

.

人生就像一塊拼圖,然而這塊拼圖沒有上限,起初人們對於拼圖上的圖案觀念都非常模糊籠統,但隨著歲月的累積,當拼圖上許多區域都慢慢組合成一小塊圖案時,人們便越來越容易掌握到這塊拼圖的輪廓,對於一些過去總是看不清楚的圖案也會漸感清晰。

.

人世間的一切價值觀,都是由「」所定義出來的。但許多人無法清楚分辨如是非、善惡、好壞…等相對觀念,主要是因為人們把焦點同時放在多個相對的觀念上,自然難以清楚彼此的差異。如果今天人們只將目光擺在單一觀念上,那麼自然便能清楚「相對」那方的觀念與分界。比方說「好人」跟「壞人」怎麼定義?方才說過,這是由人類社會所定義出來,所以站在「人類社會的角度」而言,凡是「能犧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為公眾無私奉獻心力的人,便是好人」。相對的,站在好人的對面,或者是老是惡意攻擊好人的,則必定是「壞人」。如此定義是不是就簡單清楚多了呢?

.

何謂「幸福」?在郵局多年,我曾見過有外勤約僱同仁每月光買茶葉泡茶請客的花費就比他的薪資還高,他家坪數很大,一樓租給超商,光租金收入就遠比薪資還高許多,但他每天還是按時辛勤上班;有同仁父親留給他市區三間店面的遺產,初估市值破億,本來還有一家洗衣店,但礙於公務員身分不得兼差,所以他把三家店面都租人,每月光租金收益就比薪資高不知多少;也曾見過有差工大姊的老公就是當地縣長,她就是縣長夫人,但還是依舊在郵局上班;更甚至還有同仁住在帝寶的,她老公是富商…。多年來我在郵局見過許多人成天汲汲營營於追求權力或金錢,以為那就是「幸福」,但大多數的這些人都沒我見過的前述幾位同仁有錢或有權,然而不管再怎麼攀附權貴,權力始終也大不過這些攀附對象的家屬,更且還是一時的,越是執著於權位名利而喜愛「門庭若市」假象之人,一旦退休失去權位名利後對於「門可羅雀」現象的失落感便越大。所以試問這是「幸福」嗎?更何況,多年來新聞也曾報過不少真實案例,有70多歲的大學教授無法退休是為了養他40多歲還在啃老的孩子;有多少具備高社會知名度及擁有權位名利,被社會認為是「成功人士」的人,結果家裡關係一蹋糊塗,不是婚變就是兒女吸毒走歪路成天闖禍…。所以這是「成功」嗎?這是「幸福」嗎?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的,將自身的快樂與幸福寄託在外物及無止盡的慾望上是相當不切實際的,但如果減少對於慾望的執著,從內部心裡去尋求,往往只需要一個「轉念」,「幸福與快樂」便唾手可得。所以為人終究還是要有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修養才好。

.

這世上什麼人都有,有好人也有壞人。對於好人,我們要心存感恩與珍惜;對於壞人,我們盡可能避而遠之就好。做人,但求「待人真誠」即可,無須刻意去討好每一個人。子曰:「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新聞報導過許多次,有些人借錢給朋友,結果要錢的時候反遭對方殺害;更有些人即便大方借錢給朋友也從不跟對方討債,結果對方因此認為他很有錢,進一步為了錢財而殺害他及他的家人。試問這樣的「朋友」,你會想交往嗎?這世上有些人,無論你如何掏心掏肺,最終換來的永遠都只是狼心狗肺而已,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所以做人但求自身「待人真誠」,不需要刻意去討好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因為只要你能確實做到這點,那討厭你的人就一定是孔子口中所謂的「壞人」,被「壞人」討厭跟遠離,那是你的幸運。

.

良性競爭是好事,但那多半僅存在於書本跟理想之中,現實社會裡,更常見的多是「惡性競爭」,心存著「只要把他人鬥垮、搞臭,就能代表我比較行」觀念的人比比皆是。許多人總喜歡以一個極為含糊籠統的名詞來給他人扣帽子(比方說漢奸、走狗、賣國賊…等等皆屬之),卻總無法詳述原因及提出充足事證來說服人群,為的是「掩飾自我偏見,不願用心了解詳情,及不求上進的真實內心。就好比我在郵局多年來,常被人說我在「搞工會」或「搞政治」,但明明我進局以來擔任工會代表每次都是「被選舉」的,我只擔任過一年開一次會的工會代表跟被推選的小組長,唯一一次允諾幫同仁「底線是最高只幫忙選到理事位置」的那次,就爆發當地史上最嚴重的工會選舉舞弊事件(恐嚇的、偷票的、利益交換的…都有),至於高階一點的選舉,也僅有唯一一次跟惠澤兄說好,還先在內網公告明知必定落選(因為連對外代表身分的籌碼都沒有)還要刻意落選給同仁們看,就只為了讓所有同仁們看清楚「網路世界裡『萬人響應,無人(一人)到場』的真實人性與現象」。唯有如此,才能讓多數同仁深刻體會到「自己的權益必須靠自己爭取,天助自助者」的道理。我從幼稚園開始教朋友如何打架保護自己,光在求學過程中為保護其他同學免受霸凌而被少數壞同學聯合恐嚇及霸凌(霸凌行為遍及校外),最後再強勢反擊回去就不知多少次,試問一個才不過5、6歲的小毛頭,懂個毛工會還是政治!我也很想問,為什麼從來都沒人說我在「搞聖人」呢?就如同曾有嫻熟的地方工會理事長當著我的面說:「不是只有你真心在幫同仁做事,包含我在內的多數人都是。」當下我便回他:「那好,你看你信仰是甚麼?我們一起到對方信仰的廟裡(佛寺或教堂都可以)發毒誓,在我們幫人的過程中如果有心存半點利己的私心,就讓神明懲罰我們全家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超生!」敢不敢?當下他卻馬上改口:「啊世界上沒那種人啦!不可能啦!」我告訴他:「不是沒有,只是因為你不是。」人性中普遍存在「以己度人」的思維,人都會用自己的思維去看待外界的人事物,也正因如此,一個人的思維正好也能反映出其為人的人品、胸懷及性格如何。在一個自私自利性格的人心中,如果他今日所有的思維與所作所為都是發自於謀取自身的利益,那麼他打死都不會相信這世上有任何人是真心能為他人無私奉獻的(包含那些宗教家,如星雲、證嚴、聖嚴法師、達賴喇嘛…等),因為只要一旦承認,那就等同於坦承自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但如果他明知自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又不想讓人知道這一切,那他會怎麼做?他就會想盡辦法去抹黑跟攻訐那些會讓他凸顯出他自私性格,而實際人品又確實比他高潔的人。畢竟,所謂「知恥近乎勇」,而這般勇氣在世風日下的今日,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再加上多數人們也不具備「識人」的智慧,所以這些人的微末伎倆總是非常有效。然而要知道,「士不忘身不為忠」、「為人謀而不忠乎?」,這些曾經都只是過去許多讀書人的基本內在修養而已。「利己」及「利他」性格本來在先天上就有所不同,如果再加上後天的修養,自然差異便會更大。

.

身處在「人類社會」中,除非人們能做到確實離群索居,不與任何人往來,否則「自私」就是一種罪惡,因為每一個人的言行,都會對他人造成影響。試想,如果一個人的眼中就只看得見錢財,但他從他人的處所拿了,那便是「」,從他人的身上拿了,那便是「」;在一艘住著1000人的船上,有位富翁為了怕自己肚子餓沒東西吃,所以即便他根本不可能吃得完,但他還是用錢買了整艘船的食物囤積起來,結果其餘999人便因此沒東西吃而餓死,如果人們說他用錢買東西有什麼錯?但卻有許多人因他的貪婪而死,所以您說他有沒有罪惡?鑒往知來,過去工業革命的興起,及後來共產主義的興衰,其時空背景,在在都是人性最佳的寫照,所以回應第一段,人只要懂得「借鏡」,那麼便能藉由無數前人智慧來協助自己跳脫許多人世間的負面因果。

.

官場也好,職場也好,那都是短暫的,但「做人」是一輩子的。孰輕孰重?自己心裡該有個底,有些見不得人、見不得光,跟對不起天地良心的事千萬不要去做,與其一輩子怕跟痛恨別人知道,痛恨別去說,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去做就好。

.

不遭人忌是庸才」,真心想解決問題,想「做事」的人,很難不得罪人,所以無需多慮會不會得罪人這不相干的問題。重點在於自己在做之前有沒有先盡可能調查掌握清楚所有的資訊?有沒有盡可能兼顧各方面的立場?有沒有先行給各相對人表述的機會?有沒有先徹底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半點不公正的私心?最後是敢不敢把一切都攤在陽光下接受世人檢驗?想清楚了,都做到了,那就去做,做就對了!如果最後還是不夠完善,那事後記得要再記取教訓,不斷從中改善才行。

.

知足常樂,平淡是福。」想要常保愉悅的心情,把各種慾望跟執念降低就好,試著多去幫助別人,舉手之勞的就好,不要問為什麼?不要去計較得失,因為你終究會有所得,那叫「心靈的成就與愉悅」。

.

做人,對自己,但求「真誠」。至於人際關係,記得無論是交友還是擇偶,「人品」一定要擺第一,因為那都是一輩子的事情。

.

.

.

.

.

.

張富雄

返回列表
高級模式 | 發新話題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