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選舉開銷燒掉7座小巨蛋!用錢買的台式民主|天下雜誌(cw.com.tw) . . (以下的內容,過去國、高中的公民與道德其實也有教。) 這是天下雜誌2018年的一篇報導,基本上民主國家選舉要花這麼多錢就是不太正常的事情。 因為如果政治人物必須花這麼多的錢來選舉,其花費遠遠超過他的任期薪資,那麼要說他能不貪污,實在不合情理。 那如果是贊助的呢? 是啊,誰能贊助麼多錢?肯定只有財團了。 那難道那麼多財團都是笨蛋嗎?會做吃力不討好的事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才說如果台灣選舉需要花這麼多錢,那麼其實近20年來雖然歷經多次政黨輪替,但最終真正幕後那隻手,恐怕都是財團(金主)。 . 台灣近20年來「總統大選」(不包含地方選舉,因為地方選舉比較偏向選人)雖歷經多次政黨輪替,但幾乎都擺脫不了藍綠對決,要知道一個政黨會被多數人民替換下來肯定是做差了,所以如果近20年來無論怎樣都始終投給相同政黨的選民,可能就得好好省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對於投票選舉這件事非常不理性,幾乎可以說是該黨的「鐵票部隊」,要知道「鐵票部隊」這名詞是帶有貶意的,因為那代表的是一種「盲目的支持(或稱之為死挺)」。 因為類似這樣的選民,對於發生在自己支持政黨上的一些爭議事件,依舊都還可以選擇視若無睹的盲目支持,但如果相同的爭議事件發生在敵對陣營上,那肯定就萬萬不能接受了。 而這種「對人不對事」般雙重標準的價值觀,就是沒有是非及不講道理的,個人觀察近20年來幾次政黨輪替選舉結果下來,台灣藍綠陣營「鐵票部隊」大約是3:4,中間選民則約莫為3(鐵票成因就是個人之前說過的重情不重理,俗稱搏感情),老實說民主社會中如果多數人民永遠都只會盲目瞎挺某人或某政黨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會造成社會是非價值觀的破壞,進而造就各種如同人們口中:「法院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特權現象橫行。 然而由於這個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並非特權階級,所以最終多數人自己也會身受其害。 . 理想中民主國家的體制,行政權與立法權應該是要能「相互制衡」的,否則就會逐漸走向「獨裁政權」。 要知道民主國家是施行「法治」的,跟「人治」社會不同,「人治」獨裁政權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就像對岸一樣,反之「法治」社會比較均衡,藉由權力的制衡來達到各黨共同協商與治理的效果。 所以,理想中的立法權,就是要多黨制,而且沒有一黨能過半,如此才會迫使各政黨進一步協商,且國家權力也才不會過度權力集中於單一政黨,造成權力失衡而漠視民意的現象。 . . 小秘訣:今天無論您支持哪一個政黨,請記得當您在選擇支持或反對某個政黨(比方說國民黨或民進黨)的某些政策時,馬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對象換成敵對政黨(民進黨或國民黨),那您的支持或反對態度是否一樣? 如果做得到,那才叫做「對事不對人」; 做得到,您才有資格跟人談什麼叫「公平正義」; 做得到,那才是合乎法治國家中選民的「民主素養」。 . . . . . 張富雄 |